中国陕菜网
头号陕菜新媒体!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陕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者!
我说的“唐老鸭”不要以为是美国的卡通人物,正确解读是这样的:诞生于唐代,非常古老,好吃的烤鸭,而且是老少皆宜,简称“唐老鸭”。当然这是一个玩笑,真正的名称应该是“长安鸭炙”,是陕西西安的一道特色美食。很多人一直以为烤鸭是北京的专利,其实北京现在的“焖炉烤鸭”和“挂炉烤鸭”,是明清才出现的。而“长安鸭炙”历史就长了,隋唐时,烤炙技术已经得到突破发展。《隋书·王劭传》:“劭上表曰:‘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ga?i]火,气味不同。以此推之,新火、旧火理应有异。’”古人通过对燃料的不同质量研究,总结出对炙品的滋味有直接的影响。《朝野佥[qia?n]载》最早记载鸭炙,用大铁笼将鹅、鸭置于其内,笼中生木炭火,用铜盆盛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了喝五味汁。鹅、鸭最终羽毛尽落,烤炙而熟,据说其肉肥嫩可口。一千四百多年前,唐都长安开启了烤鸭的先河。《梦粱录》里南宋临安有“炙鸭”的记载。《饮膳正要》记载元将伯颜曾将百工技艺徙至大都,元代宫廷里出现“烧鸭子”。可见,从“鸭炙”、“炙鸭”到“烧鸭子”,有着一定的技艺和饮食文化传承的。古都西安有一家中华老字号“西安烤鸭店”,烤鸭技艺皆源于唐代技艺的传承,自身拥有着十三代王朝饮食的纯正血统,是其品牌文化的魅力所在。年,古城西安东大街号的西安烤鸭店正式营业,初创期仅有平米经营面积,可谓属于小店买卖。后经六代烤鸭掌门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形成自身独有的烤鸭饮食文化理念:“天人合一取其新”。至年在其原址重建开业以来更是将这一饮食文化理念加以传承与发扬: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以长安传统鸭炙烹饪技法为根本,借江浙之清新、收京鲁之浓醇、取粤海之鲜活尽揽天下奇珍异味入我袍襟,最终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长安烤鸭。正是西安烤鸭店历代经营者坚持“天人合一取其新”的饮食文化理念,在技艺传承上坚持继承而不拘泥于古,创新而不失本的原则,获得了一代代烤鸭爱好者的青睐,并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烤鸭”被评为“国际名小吃”;独创的“唐诗全鸭席”、“长安烤鸭风味宴”、“华夏锦绣全鸭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宴”、并授予“中华金厨奖”和“金鼎奖”;鸭菜系列“芥末鸭掌”、“火燎鸭心”、“酱鸭”荣获“中国名菜”称号;“芝麻鸭翅”、“荔枝鸭仁”、“兰花鸭舌”、“菱花鸭脯”、“卤水鸭肝”荣获全国烹饪大赛金奖;特色小吃“荷叶饼夹鸭肉”、“鸭油大包”被评为“陕西名小吃”,让人真正体会到“烤鸭故乡在长安”。烤鸭好,菜肴也好,宴席更好。长安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长安又是唐诗的故乡。西安烤鸭店特聘请著名文化学者和烹饪理论专家为顾问,以唐诗为主题,经过认真的考证,严格筛选,精心的设计,精致的操作,推出的“唐诗全鸭席”。一道菜就是一首诗,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因诗做菜,因菜配诗,诗中有菜,菜显诗意,充分体现了文学与饮食的完美结合。并赋予了烤鸭更多的诗情画意和文化色彩,而且满足了现代社会对营养、特色、氛围、文化的需求,更体现了中华老字号的新味道、新发展,深受文化学者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宴”,并授予“金鼎奖”。官话说完了,说点私房话。我个人是非常喜欢吃烤鸭的,尤其是酥脆的鸭皮加上软糯的鸭肉,放上面酱,再加上葱丝,用透明薄饼卷成一卷,然后一卷一卷的放入口中,细嚼慢咽,回味无穷。感觉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在其中,总也吃不腻。用我另外一个酷爱吃烤鸭的朋友的话说,就是“过一段时间不吃还蛮想的”。年6月28日小陕推荐
End
编辑
骞哲主编
安娜
图片
朱立挺
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
刘陆训团队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联合运营: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中国陕菜网、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省面食产业促进会(筹)、北京陕菜协会、三秦文化研究会、西安旅游协会、深圳陕菜协会(筹)、上海陕菜协会(筹)
协办单位:陕味食族?油泼面、北京秦汉风韵、北京秦门陕西菜、索哥食品、深圳老碗会、深圳大秦小宴陕西菜、东莞秦关面道、张郎西北王、缘聚张宏超
友情合作:红餐网
媒体支持: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微博大V自媒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