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城区IC电话亭成摆设
随着手机的普及,街头IC卡电话如今已是少人问津。很多电话亭因长时间闲置或人为破坏,加之相关部门疏于维修,大都处于“病态”,有的听筒不见了,有的屏幕被砸坏,甚至还有的整个话机全没了,只剩下孤零零的亭子。那么,IC电话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还有多少市民对其有需求?近日,就此在河池城区进行了调查采访。
“失宠”日久
9月11日上午,在新建路、南新路及金城江火车站附近一带仔细观察多个IC电话。
在一个已损坏的IC电话亭,看到“话机维修中,暂时不能使用,望能谅解”的纸条贴在有机玻璃上。据附近的居民反映,字条贴上去已有几个月,但一直都不见有人员来维修。不少人反映,因很少有人使用,曾经扮靓城市街头的IC电话,如今不仅成为摆设,而且有的还损坏了城市的形象。
市民韦先生说,5年前,街边IC电话经常见有人排着长队,如今大多数人都有手机,对IC电话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少,因此即使这类电话坏了也很少有人在意。
随后,在白马步行街观察了一个下午,发现这里的IC电话虽大都完好无缺,但却未见有人使用。就此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很多人都惊讶地表示:“现在什么年代了,谁还用这种东西?”
广告缠身
“电话亭破破烂烂就算了,但有些被乱刻乱画,写满了广告,花花绿绿,就大煞风景了。”家住火车站附近的牙女士说,“每天上下班走过那些电话亭旁边,看到上边乱七八糟的广告,感觉很碍眼……”
沿着河池城区各主要街道转了转,发现很多电话亭长满了“牛皮癣”:“办证”、“招聘”等广告不一而足。在火车站附近,看到,一个电话亭上贴了3张“招聘男女公关”广告,老远看挺扎眼的。“我每天在自己分包的路段上来回奔波,刮下数以千计的这类‘牛皮癣’,但一转身,刚刮过的地方又被人贴上了。”正在现场擦洗的*女士说,因为电话亭位置显眼,又闲置着,一些人就喜欢在上面贴各种广告,工人们经常来擦洗,但总是擦洗不完。一方面是刚擦洗好不久,又有人贴上广告;一方面是有些广告很难擦洗掉。
“去留”两难
据了解,河池城区IC电话几乎覆盖了市区的主要干道。但由于手机逐渐普及,话费逐步降低,IC电话的使用率跌入了低谷。那么,IC电话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现在手机普及,IC电话已没有利用价值了。与其摆在那里当摆设,还不如拆除。”市民张女士说,“有些IC电话经常灰尘蒙面,广告‘缠身’,实在是有碍市容。”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认同这一观点。
“取消了IC电话会不会耽误报警或求助呢?原来打个110、120、119什么的,跑到街头拿起话筒拨号就行。要是没有了这些IC电话还真不方便呢。”也有部分市民表示忧虑。IC电话可拨打110、120、119免费电话。“平时是没有多大用处,但一旦有急事时就能起作用。”一位保安说,他值夜班的时候,经常见到有人酗酒闹事,他发现后基本上都用附近的IC电话报警。
期待改变
IC电话作为城市的一项公众设施,如今却因部分破损的电话亭、“牛皮癣”缠身被众多市民诟病。许多市民建议:有关部门要么管理好,要么处理掉。
“如果某处IC电话还有用武之地,有关部门应该管理好它们。如果某处IC电话已无人使用多时,且破损不堪,有关部门就应该把它们处理掉。”一位环卫工人说。
在采访中,多数市民认为,街头IC电话不能保留现在的样子。他们建议,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拆除多余的电话亭,对少数保留的电话亭进行修复,让其以崭新整洁的面貌出现在市民面前。